足球即时比分_球棎足球比分-体育*直播

图片
首页 > 新闻动态 > 热点关注

聚焦市委经济工作会议 2023年我们这样干

2022-12-31 18:08 来源:巴中日报 浏览击量:
12月30日,市委五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。会议就做好2023年全市经济工作,提出要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坚定落实市委“稳、防、拼、创”四字策略,着力稳增长、稳就业、稳物价,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,主要预期目标是——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。对于做好明年全市经济工作,这些安排部署释放出哪些新信号?
  1 充分发挥有效需求作用
  ●多措并举促进消费
  ●加大有效投资力度
  ●做实做优项目工作
  2 加快推进重点产业发展
  ●提升文旅康养产业首位度
  ●推动工业经济突破发展
  ●全面推进产业链建设
  3 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
  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
  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
  ●推动县区协调发展
  4 大力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
  ●积极争取上级支持
  ●扎实抓好招商引资
  ●激发市场主体活力
  5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
  ●提高稳就业促增收的精准性
  ●提高社会保障的有效性
  ●提高公共服务的普惠性
  6 坚决守住安全发展底线
  ●抓好安全生产工作
  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
  ●强化生态环境保护
  7 提高经济工作能力水平
  ●提高政策承接落地能力
  ●加强经济运行统筹和调度工作
  A 充分发挥有效需求作用
  立足当前经济结构,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,纲举目张做好全年经济工作。
  多措并举促进消费。抢抓元旦、春节、国庆等重大节庆假日,全面激活餐饮、娱乐等各类消费,鼓励刚性和改善性住房、新能源汽车、家电家居等大宗消费。提高城市商业综合体、社区配套商业经营水平,完善农村物流配送和农产品供应链体系,畅通商品进城下乡通道,改善城乡消费条件。推进商业集聚区、夜经济示范街区、城市商圈建设,丰富金融、文体、电商等业态,全面推动消费场景创新。利用好秦巴农洽会、消博会、进博会、川货全国行等展会活动,提升“巴中产”“巴中造”市场占有率,力争外贸进出口额增速达到20%左右。
  加大有效投资力度。把提高投资有效性的着力点放在优化投资结构上,聚焦现代基础设施体系、“1+3”“1+1”主导产业、民生保障和改善等重点领域谋划实施项目,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低于790亿元,其中主导产业项目投资增长20%以上。注重发挥技术改造的积极作用,力争技改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。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,力争社会投资占比达到40%以上。
  做实做优项目工作。全年新储备项目不少于500个、总投资1500亿元以上,转化开工率达到50%以上。发挥产业大项目促进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,加快霞石新材料生产线等107个产业发展类项目建设,完成年度投资300亿元以上。各县(区)围绕培育主导产业、支柱产业招引实施一批大的产业项目。加快实施99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,汉巴南铁路巴中至南充段力争2023年底完成轨道铺设,加快广巴铁路扩能改造等大通道建设项目前期工作,开工建设平昌双滩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等,完成年度投资260亿元以上。加快实施38个民生工程及社会事业项目,全力推进江家口水库移民安置、巴州教育园区等项目建设,完成年度投资80亿元以上。实施好16个生态建设环境保护项目,强力推进国家储备林、平昌县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与绿色产业融合开发(EOD)、张家河生态修复、巴中经开区湿地公园等项目建设,完成年度投资25亿元以上。
  B 加快推进重点产业发展
  产业兴,经济增长才有源头活水。全市将坚持“1+3”主导产业不动摇,把发展实体经济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。
  提升文旅康养产业首位度。聚力提升文旅康养产品丰富性和品牌辨识度,加快建设全国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。继续实施诺水河景区设施配套等一批重大文旅基础建设项目,提高景区景点通达性。着力推动品牌创建,支持文旅新区创建米仓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,南江县、通江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,通江县创建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,天府旅游名县、名镇等系列创建更上层楼。针对不同客源市场,有计划、有重点、分阶段开展文旅康养营销推广,开发全域全时全龄旅游产品,打造旅游核心吸引物体系,提升景区服务品质,力争实现旅游人次5200万以上、旅游综合收入460亿元以上。
  推动工业经济突破发展。把“工业兴市、制造强市”作为根本战略来推进。全面提升园区的产业承载能力,申报建设巴中曾口—金堂化工园区、平昌石龙门化工园区,持续推进东西部协作产业园、临港产业园二期等园区建设,完善园区生产性生活性配套,新建标准化厂房20万平方米以上,力争园区面积达到28.5平方公里。下大力气梯度培育工业企业,新增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工业企业2户,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户、省级“专精特新”企业3户以上。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,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,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0家以上。
  全面推进产业链建设。聚焦“七大产业链”(新增“预制菜”产业链,由余新颜副市长牵头负责),以“链长+工作专班+联席会”为依托,强化重点产业研究、政策制定、项目协调、要素保障。针对各产业链细分领域,建立较为完整的产品图谱和企业图谱,大力培引1—2家链主企业,同步对产业链上游追根溯源、中游强筋健骨、下游顺藤摸瓜,形成协同发展的“雁阵效应”,通过5—10年努力打造出一定数量的产业集群。
  C 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
  坚持全市发展“一盘棋”,正确处理城乡之间、县域之间的关系,以城乡区域协调并进推动全市整体发展。
 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,改造老旧小区122个、增设既有住宅电梯300部、整治提升背街小巷10条。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,进一步加强市政道路、地下综合管廊、城镇燃气管道、公共停车位等基础设施建设,强化城市防洪排涝、雨污分流和垃圾处理。做优做特县城,同步培育壮大中心镇,充分吸引农村人口就近就地城镇化,明年至少创成1个省级百强中心镇。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配套政策,鼓励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,力争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48.2%。
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。着力创造更好更优的乡村生产生活条件,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聚焦重点人群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监测帮扶机制,抓好就业帮扶、消费帮扶和易地搬迁后续扶持,确保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速高于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。扛牢粮食安全责任,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,粮食播面稳定在510万亩以上、总产量稳定在190万吨以上。发展壮大乡村产业,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把巴山肉牛、南江黄羊、巴中茶叶“2+1”种养业优势大品种打造成富民兴村标志性工程。明年肉牛存出栏增长20%以上、加快坐上全省肉牛产业“头把交椅”,黄羊存出栏增长8%以上,改造低产低效茶园3万亩以上。扎实推进乡村建设,突出抓好畅通交通运输微循环、危旧房改造、农村“厕所革命”、生活污水治理、生活垃圾处置等重点工作,不断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。
  推动县(区)协调发展。县(区)是经济发展的主战场,发展全域旅游是全市上下共同的任务,各县(区)在此基础上,各有侧重突破发展工业经济,围绕资源开发转化、产业转移承接、市场让渡产业和巴商回乡发展四条路径,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、沿链配套发展。建立县域经济发展推进机制、综合绩效考评机制,激励县(区)在全省同类县(区)中创先争优、晋级升位。巴中经开区攻坚争创国开区,力争更多指标达标。文旅新区要加快高质量发展,建设全国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核心区。
  D 大力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
 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系统工程,我市将集聚一切可以集聚的资源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。
  积极争取上级支持。争取上级支持是稳增长、扩投资、补短板的重要途径。更大力度争取财政转移支付,力争到位上级转移补助资金240亿元以上;持续争取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资金,力争到位40亿元以上;争取中省预算内资金13亿元、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资金7亿元。全力抢抓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建设政策机遇,争取国省在重大生产力布局、基础设施建设、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,特别是在汉巴南铁路巴中至汉中段、成巴安铁路、高等院校布局方面力争实质突破。
  扎实抓好招商引资。继续实施“投资促进提升年”行动,通过招商引资尽快改善全市经济的规模、结构、质量和效益。积极参加西博会、农博会、中外知名企业“四川行”等活动,持续办好各类重大推介活动,把节会活动的投资促进效应放大用好。充分发挥驻外分局和商会协会作用,多开展敲门招商、小分队招商、行业招商,专题开展中省国企招商、以商引商关联招商、强链补链靶向招商。
 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。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,开展“营商环境优化年”行动,对标省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,一项一项抓到位。规范压减涉企执法检查,严厉查处“吃拿卡要”行为,推动形成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。深化企业合理合法诉求问题动态清零行动,帮助解决企业困难。要完善涉企政策制定市场主体参与机制,推动各类惠企政策直达快享、免申即享。全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不低于1.5万户。
  E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
  按照“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”的要求,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。
  提高稳就业促增收的精准性。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,加强就业创业指导,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。加强农民工就业服务,加大就业创业技能培训、就业供需信息对接力度,让更多农民工稳定就业。做好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帮扶工作,加强再就业培训和就业援助,促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再就业。明年将组织职业技能培训3万人次,促进城镇新增就业2.8万人以上,实现农民工转移就业100万人以上,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.5%以内,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。
  提高社会保障的有效性。继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,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8%以上。推进企业(职业)年金制度落实,加强工伤预防和工伤康复,抓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市级统筹。完善可追溯“全链条”医保基金监管制度,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覆盖率稳定在98%以上。进一步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,适度提高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水平。统筹抓好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等工作,缓解新市民、青年人、低收入困难群体阶段性住房困难。加快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,推进养老机构建设,逐步完善城乡养老服务体系。
  提高公共服务的普惠性。加快补齐教育医疗等方面的短板,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及性水平。落实教育经费投入“两个只增不减”,新(改扩)建中小学及幼儿园70所,新增义务教育和公办学前教育学位4000个以上。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,加快市中心医院全科医生培训综合大楼等一批医疗卫生项目建设,提高医疗服务供给能力。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。同时,大力规范发展医疗、养老、文化、体育等民办社会事业,促进社会事业大发展、大提升。
  F 坚决守住安全发展底线
  把安全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,强化重大风险防范化解,确保人民安居乐业、社会安定有序。
  抓好安全生产工作。坚持预防为主,加强监测预警,推动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。强化专项整治,聚焦非煤矿山、民爆危化、道路交通、燃气、食品药品等行业领域,持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、打非治违专项整治。健全应急管理人才、技术与物资保障体系,提高应对自然灾害、事故灾难的应急响应和救援能力。
 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。坚持控增量、防变量、去存量,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,开展重复信访治理和积案化解。加密社会治安防控网络,严密防范、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。有序化解处置“问题楼盘”,做好保交楼、保民生、保稳定工作。要综合运用核实销减、处置资产抵偿、预算安排偿还、企业自身消化等方式化解存量债务,切实降低债务风险指标和风险等级。防范金融风险,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。
 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。持续打好蓝天、碧水、净土保卫战,抓好中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、长江经济带环境问题整改,擦亮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“金字招牌”。巩固环境空气质量,扎实开展冬春季大气污染防治、烟花爆竹禁燃禁放禁售等专项整治行动。提升水环境质量,基本完成入河排污口整治,地表水国省考断面、地下水国控点位、城市乡镇及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要保持100%。
  G 提高经济工作能力水平
  提高把握和运用市场经济规律、自然规律、社会发展规律的本领,努力成为发展和服务经济工作的行家里手。
  提高政策承接落地能力。全面梳理,分类对接、精准发力,确保全面承接好落实好国省一揽子政策。审时度势,及时评估“1+6+N”等前期已经出台政策的实施效果,针对重要领域和薄弱环节研制新一轮政策措施,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潜力。
  加强经济运行统筹和调度工作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,全面提高工作执行力,扎扎实实把“三驾马车”、三次产业和经济指标逐项抓到位。按照目标任务,密切关注经济先行指标变化,有的放矢、精准调控、科学应对。聚焦重点行业和基础性指标,强化监测分析研判,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、趋势性问题,着力扩增量、遏减量、防变量,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。要扎实做好“五经普”工作,夯实统计基础,真实客观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成效。(记者 严波)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