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24日,来到杨柏镇太平场村西南山区饲草种植基地,连片苜蓿流青滴翠,朵朵紫花含苞待放,青贮大麦也已到了最佳收割时间点,只见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,正在进行饲草收割作业。
“今年,我们公司流转了1000余亩土地用于大麦、青贮玉米等优质牧草的种植,预计总产量将达到3000吨以上,种植效益还不错。”四川空山青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成立说道。田间牧草收割后统一由打包机自动打包,这样可最大限度的保留饲草的水分及营养。由于通江山地较多,饲草种植收割难度大,很多养殖户都选择从外地购买饲草,但这无形中也增加了养殖成本。为此,我县利用本土生态资源优势,加大招商引资,引进企业推广适度规模化、机械化饲草种植收割,为本地养殖户提供优质的饲草。
“目前我的厂子里养了200来头牛,正需要大量的饲草,虽然我们自己也种了一些,但是数量远远不够,恰好青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了很多的青贮玉米、青贮燕麦、大麦等,不仅质量优质,而且距离近,运输成本低,解决了我们养殖户饲草料缺乏、养殖成本高的大难题。”通江县现代草牧业家庭农场负责人张于平说道。
近年来,我县立足自身区位优势,大力发展“巴山牛”产业,加强基地建设,提升种植养殖科技水平,发展绿色种养循环,奋力推进“巴山牛”特色品牌建设,走出一条绿色发展的现代化巴山牛振兴之路。
“种好草养好牛,提供优质草源是关键。”县农业农村局饲草饲料工作站站长杨健介绍,“全株大麦青贮具有蛋白质含量高,营养价值丰富的优点。随着肉牛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,我们将继续按照市委、市政府‘两季玉米+一季大麦’的种植模式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大面积推广,为巴山肉牛提供优质的饲草料保障,全面助力肉牛产业振兴发展。”